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军中有一位年仅9岁的少年,他就是向轩,来自一个著名的革命家庭。舅舅是贺龙元帅,表姐夫是廖汉生中将,而姨妈则是被誉为“双枪女英雄”的贺英。年幼的向轩,2岁时就曾坐过牢,7岁加入革命队伍,9岁就开始跟随大部队踏上了艰苦的长征之路。
然而,尽管他拥有如此显赫的家族背景,向轩的行政职级却非常低,仅为16级,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甚至连廖汉生中将也对此表示遗憾。那么,为什么这位英雄少年,尽管经历了种种传奇,却在职级上被这样“冷遇”呢?
前些年,网络上曾出现过一个热搜词条:“长征路上最小的红军”,这让人们纷纷关注到向轩的传奇经历。1935年,年仅9岁的他跟随红军走上了艰难的长征路。对于很多人来说,9岁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应该是在玩耍和享受童年,而不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拼搏。而向轩,正是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注定了与和平无缘的成长之路。
展开剩余83%向轩的父母都是革命者,母亲贺满姑是贺龙的亲妹妹,而姨妈贺英更是赫赫有名的“双枪女英雄”。1924年,贺英带领一支游击队,在家乡湖南桑植县一带打游击战。1928年,贺满姑被叛徒出卖,遭到国民党逮捕,向轩和两个年幼的兄妹一起被关进了监狱。尽管遭遇酷刑,贺满姑始终没有屈服,但最终仍然被敌人残忍杀害。
面对家人的牺牲,向轩的亲人们决心救出三个孩子。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大家成功将向轩三兄妹救出。大姐贺英深知孩子们的苦难,决定将年幼的向轩托付给自己。向轩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显露出不凡的胆略,他曾偷偷拿枪练习射击,甚至敢把树干射成马蜂窝。
然而,生活的平静并未持续太久。1933年,贺英带领游击队与国民党军队激战时,不幸中枪,在临终时,她将一把手枪交给向轩,叮嘱他赶紧逃脱,找到舅舅和红军报仇。年仅7岁的向轩,带着母亲的嘱托,在中弹的情况下,奋力逃跑,最终在一块大石后躲过敌人的追击。回忆起那次逃亡,他的心中除了伤痛,还有无法抚平的失落——亲眼目睹母亲的牺牲,给了他一生无法忘却的痛苦。
在贺英牺牲后,向轩辗转找到了舅舅贺龙。当贺龙听到又一名亲人牺牲的消息,感到非常沉痛,问向轩:“大姐牺牲了,你打算怎么办?”年幼的向轩坚定地回答:“我要干革命,和敌人斗到底!”从那一刻起,向轩开始了他的红军生涯,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1933年,年仅7岁的向轩正式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红小鬼”。到1935年,红军的长征已经开始,向轩和红二、六军团也踏上了这段艰难的征程。在长征途中,他被安排到通信班担任副班长,成为了班里年龄最小的成员,最小的向轩只有9岁,最大也不过14岁。
长征路上,环境极为艰苦,物资短缺,许多年长的战士因疲惫倒下。而对于年纪小的向轩而言,这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由于体力不足,组织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匹骡子,让他们轮流骑行。尽管年纪小,向轩总是把机会让给其他战友,自己也总是主动要求多站会儿岗,尽量让其他战士有更多休息的时间。行军时,他习惯紧跟着舅舅贺龙的妻子蹇先任,一边背着女儿贺捷,一边带着向轩穿越雪山草地。
9岁的小向轩,竟然成功走过了艰难险阻的长征路。那段经历不仅鼓舞了他身边的战友,也让所有人深感敬佩,因为这位年仅9岁的孩子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毅与勇气。1936年10月,长征结束,向轩留在延安一边学习,一边等待能够亲自上战场的机会。四年后,14岁的他终于进入了抗日战线,参加了无数次战役,数次死里逃生。
1948年,在荔北战役中,向轩担任了工兵连连长。在面对敌人坚固碉堡时,向轩通过巧妙的改装,成功制造出了大威力土炮,炸开了敌人的防线。然而,这场战斗也给他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右眼几乎被炸瞎,全身20多处负伤,身体里还有无法取出的弹片。
多年来,向轩始终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他曾说:“打仗不要怕死,越怕死越容易死。”通过战火洗礼的他,也终于获得了上校军衔,并在1960年被派往成都军区工作。
1979年,已经是中将的廖汉生在视察成都时偶遇了向轩,二人久别重逢,唏嘘不已。然而,廖汉生发现,向轩的行政职级竟然只有16级——仅为少校,这让他感到不解。向轩解释道,这背后有历史的“政策亏损”——曾经有四年多时间,他处于牛棚,之后又度过了没有人关心的“两无生活”,因此职级一直未得到提升。
向轩并未因此感到不满,反而说道:“全军像我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虽然我可以凭借‘贺龙外甥’的身份争取更高的职级,但我不这样做,其他同志怎么办呢?”他始终认为,参军打仗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革命,能为国家贡献力量,比什么都重要。
1982年,向轩彻底卸下了身上的重担,开始过上平静充实的晚年生活。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与后辈们分享那些峥嵘岁月,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向轩希望孩子们能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勇先辈们。
2023年2月10日,97岁的向轩逝世,离开了我们。老兵归队,他的故事永远铭刻在心中,成为世人无尽的怀念。
发布于:天津市长富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