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3月,太平军攻打金陵(今南京)时,已经起义三年的太平军终于开始向这座古老的城市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金陵曾是明朝的首都,历代皇帝修缮过的城池,堪称中国冷兵器时代最坚固的堡垒之一。然而,当太平军逼近金陵时,金陵的防守却已经大为削弱,曾经的“坚城”此时显得异常脆弱。
金陵城的正规守军不到万人,经过紧急动员,勉强凑足了约两万人。相比于金陵庞大的城墙和防御设施,这点兵力远远不够。金陵城有13座城门,16,000多个垛口,而这两万守军连城墙都占不满。更糟的是,金陵的江防系统已经崩溃,太平军可以在长江上自由行动,几乎没有什么阻碍。最终,太平军很快炸开了金陵的一处城墙,尽管在进攻过程中遭遇了反抗,但他们依然成功突破了城防,进入了金陵。
然而,太平军的战斗并没有因此而结束。金陵城内,仍然有一座坚固的堡垒未被攻克——那就是满城。满城是清朝为了管理八旗兵丁及其家属而设立的一个特殊居住区,它既是一个军事聚集地,也是清朝的民族隔离政策的产物。在满城,清朝对旗人实行了严格的限制,旗人与汉人不能通婚,也不能随便进出。金陵的满城就在城内,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内城,防守非常严密。
展开剩余65%为了完全占领金陵,太平军必须攻克这个几乎是孤立的要塞。而满城的防守者——八旗兵丁及其家属们,也拼死抵抗。旗人对太平军的仇恨深沉,战斗异常激烈。很多旗人不仅是士兵,甚至包括老人和儿童,也都拿起武器奋起反抗。正如《粤匪纪事》所描述:“老稚登城,妇女饷军,靡不荷戈以待。”
这场围绕满城的血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太平军虽多次进攻,但损失惨重,未能成功攻克满城。最终,太平军的指挥官杨秀清下令,如果旗人愿意投降,他们承诺不屠城。在江宁将军祥厚自杀后,满城终于陷落。
然而,太平军的残酷屠杀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诺。金陵一破,太平军将满城团团围住,展开了疯狂的大屠杀。几乎所有的旗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被杀害。根据当时的记载,仅在1853年3月的7天内,就有4万多旗人被太平军屠杀,南京城几乎没有旗人幸存。即便是孩子和妇女,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
“旗民四万余(包括女人),童子三千人,悉数被戮,无一留者。”
美国人亨特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记载了这一场屠杀。他曾在中国生活多年,亲眼目睹了太平军如何冷血地屠杀南京的满洲驻军及其家属。他写道:“太平军进入南京后,对那里的满洲驻军及家属进行了冷血的大屠杀,杀了老老小小25000人。”
屠杀结束后,南京城内几乎没有旗人幸存。太平军没有像以往那样攻占城池后就弃城而去,而是决定在这里扎根建立自己的都城。为了根除旗人的存在,太平军还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悬赏寻找逃脱的旗人。由于旗人妇女没有裹脚,太平军便专门杀害那些“大脚片者”(即没有裹脚的妇女)。最终,成功逃脱的旗人寥寥无几。
这场屠杀震惊了整个世界,也使得太平军的暴行成为历史的阴影之一。南京的满城,不仅仅是一座堡垒,它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军对清朝统治者的巨大报复,也让南京成为了太平天国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场之一。
发布于:天津市长富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